Thursday, April 30, 2009

The soft goodbye - Celtic Woman

(The song dedicated to swine flu victims & families )


when the light begins to fade

and shadows fall across the sea,

one bright star in the evening sky.

your love's light leads me on my way.

there's a dream that will not sleep,

a burning hope that will not die.

so I must go now with the wind,

and leave you waiting on the tide.

time to fly, time to touch the sky.

one voice alone, a haunting cry.

one song, one star burning bright,

may it carry me through darkest night.

rain comes over the gray hills,

and on the air, a soft goodbye.

hear the song that I sing to you

when the time has come to fly.

when I leave and take the wind

and find the land that faith will bring,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evening sky

is yours to find for me.

is yours to find for me.

轻声的再见

(这首歌献给因猪流感的去世受害者的家属)


当阳光开始褪色
秋季和阴影隔海相望,
傍晚的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恒星。

爱的光芒,是一种你对我的方式。

有一个梦想,将不能入睡,
燃烧的希望,也不会死。
所以我必须跟随风走了,
并留下永久的身影。

时间飞行,时间触摸天空。
仅一个声音,一个纠缠着哭了的声音。
一首歌曲,一个明亮的恒星燃烧,
我可以通过它,飞越最黑暗的夜晚。

雨来到灰色的群山,
以及对空气,轻声的再见。
我给你听唱这首歌,
这时离开时间已经到来飞。

当我离开,并采取风
并找到信仰的土地,
最亮的恒星在傍晚的天空
是你们找到我。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塔尔寺~青海最具名望的喇嘛寺

游塔尔寺时,下了一场大雨。

大伙儿撑着伞入寺参观,迎面看到是八座佛塔,每一个都有一个佛教故事。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据说在他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

后来在信徒的捐赠资助下,用成吨的银与许多宝石建成了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 塔尔寺依山势起伏,是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大厨房、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许多宫殿、经堂、佛塔寺组成的一个气势宏伟,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细细参观,发现塔尔寺的大金瓦寺与小金瓦寺,它们的屋顶全是用金子做成,当地的经济并不发达,但能用金子做屋顶,足以证明藏民对佛教的崇拜。

后记 游青藏这两地,获益良多,令我一再回味的所有的片段,毕竟这是人间净土之一。最终完成这段旅程;也算完整了中国地图的心愿。现西藏已经准备好了,你还在等什么,拿好背包向西藏出发吧!

青海湖: 夏季油菜花开了

走过唐蕃古道,8月正合适,因为青海湖边油菜花正怒放。
青海湖的油菜花花期从7月上旬一直延续到8月中旬,而开得最旺的时候是8月中上旬。
不要奇怪青海湖油菜花为何现在才开,因为海拔的关系,现在实际属于青藏高原的春季,所以处处都是草青花绿。

这个时节,青海湖的油菜花就会铺天盖地向你涌来。平缓处,油菜花一望无际;陡峭处,油菜花竟然如同巨幅油画悬挂在山坡上。蓝天白云下,花连着湖,湖映着天,炫目金黄,斑斓耀眼,美得触目惊心。

那一瞬间,大家被当时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要求下车拍照。因为油菜花田分属于藏民,所以都有围栏相隔,想要照相,花上5元给藏民即可,一定不要践踏油菜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青海湖犹如大海,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据说早期面积4236.6平方千米,現因人為及氣候因素而極遽減小,环湖周长360多千米。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青海湖盛产湟鱼,鱼类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湖水清得像刚刚出生的婴孩,深幽幽又似可以一眼望穿.

我们乘坐快艇出发,一直向湖心而去.天水相连根本看不到尽头,风很大,浪撞击着小艇,人随小艇时不时在波涛上颠簸。

最后在湖中的龙驹岛作短暂的停留。山上依山傍水建有庙宇,建筑物与湖光山色混为一体。

夏季游青海湖,特点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色的大色块加上蓝色的湖海和蓝色的天,一种几何形体的美。

青海: 夏都西宁; 说不尽的美丽

当列车经过青海湖时, 就意味着我们即将抵达青海省-西宁.

出了西宁火车站,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继续行程前往游览青海湖,因我们逗留在西宁的时间不长。出了西宁,车行150公里左右,就能到青海湖。

前往青海湖路上,我们途径日月山。
据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走过的唐蕃古道。当她来到唐朝和吐蕃交界地时,由于太想念父母的面容,拿出父皇赠送给她的宝镜。当想家时,宝镜就会显出家乡及亲人的模样。但公主拿出镜子一望,竟是一面平平无奇的镜子。她生气的把镜子摔坏,最终化成日月山。

在拐入青海湖的路口,竖起一个文成公主塑像,双手合十,如此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文成公主与古吐蕃和亲,是为了和睦邦交的重任,但一个女孩上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站在塑像前,想象她当时的心情,不禁打从心里佩服她。

青藏铁路:体验世界之最,怡保咖啡飘香

我真还想不到任何世纪工程, 能向青藏铁路那么多世界之最.

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上建在冻土地段上最长的铁路桥.

青藏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总投资額為330亿元人民币,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2月8日宣布修建,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5年10月12日全线贯通.

白天从拉萨出发的好处,就是能看到高原景观,将几个重要风景区尽收眼底。反之晚上将经过大部分平原景区,那时基本是会周公。铁路沿线设有45個车站,位於西藏境內的车站均充滿了藏族特色,且无一相同。

全程行车时间約为26小时。我们从拉萨出发经过,拉萨西,马乡,羊八井, 达琼果, 当雄,乌玛塘, 古露, 妥如, 那曲, 岗秀, 底吾玛, 错那湖, 安多,托居, 扎加藏布, 唐古拉, 布强格, 雁石坪, 通天河, 沱沱河, 日阿曲尺, 江克栋, 秀水河, 五道梁, 楚玛尔河, 不冻泉, 望昆, 玉珠峰, 小南川, 纳赤台, 甘隆,南山口, 格尔木最终达到西宁. 有些属观景台的车站;也有些属无人职守车站。

这青藏列车,分别由四人一间房的软卧,硬卧以及硬座组成.除了基本设施,餐厅及24小时热水供应,列车还提供氧气,以防高原缺氧状态.根据火车票号码,找到我们硬卧的床,分别由上中下铺组成,六人一间小房.

登上列车半小时后,火车终于向青海出发.兴情开始即兴奋既澎湃.安顿客人后,我选择靠窗的位置,听起MP4 来,以期待一幕幕的壮丽山景.列车穿越了星罗棋布的草原,冰傲的雪山,妙曼的湖泊,探入人类生命的禁区,进入人烟稀少的野生动物天堂.

青藏铁路开通给不同人朝圣的机会在感悟的过程中只有失语,而我惟有用相机,文字记录那一瞬间的美丽. 由于车厢有24小时热水供应, 我拿出家乡的咖啡冲泡起来,以及邀请几位客人细细品尝。香浓的咖啡味,顿时传遍整个车厢,喝着喝着有种回家的感觉。

8月的高原,清凉无比,列车穿越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翻越唐古拉山,经过天堂地毯之称的藏北羌塘草原,走过迷人的可可西里,心情是如此复杂.正自寻思之际,高原上清凉的山风从窗外吹来,我在一呼一吸间,就要沉沉入睡.一路上感受着阳光逐渐照进心灵,仿佛能深深吸着青草的芳香,聆听神灵的祝福.真正达到心.灵

天葬 :藏式告别仪式

回拉萨的路途,经过天葬台.看着天葬前往的山路,由于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路过.

但根据导游指出藏族天葬,或称鸟葬,中国藏族地区的最普遍一种丧葬习俗。把死者的尸体让秃鹫吃掉。

天葬可能源自印度,《大唐西域记》卷二曾提到鸟葬。《要行舍身经》就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中。佛经《众经撰杂譬喻经•卷上》有“尸毗王以身施鸽”的故事。宋李昉《太平广记》引唐焦璐《穷神祕苑》记载:“顿逊国,……其俗,人死后鸟葬。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而色紅,飞来万万,家人避之。鸟啄肉尽乃去,即烧骨而沉海中也。” 藏族的喪葬方式有五種,即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

最常見的是天葬,藏語稱為“杜垂傑哇”,意為“送屍到葬场”,或稱“恰多”,意思是“喂老鷹”。藏族天葬是自然形成的,习俗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西藏位處数千高尺的高原地帶,地质坚硬,不适合土葬。

藏人死亡后,用白布將尸体包裹,停尸一日至數日,请喇嘛念经超渡,则定日期送葬,這一期间家門口懸掛一个紅色陶土罐,土罐內放进食物,供死者的灵魂使用。 出殡當天,家属將屍体送往天葬台,背死人和送葬者均不得回头看,並且在路上把紅陶罐在路上摔破,後交給天葬師處理,家人不得跟到天葬台。

天葬師將屍死放在天葬台上,司葬者烧起火堆,燃起「桑」煙,遠處的禿鷹見到浓烟会自主性的飞过來,聚集於附近的山巒,等待啄食。

天葬師將遗体骨肉剝離,骨头用石頭砸碎,將尸体分解給禿鷹啄食,尸骨以食尽为吉祥,若有残余,則將其焚化。喇嘛教认为天葬符合釋迦牟尼传记中所说的“捨身救虎”精神,死者的灵魂也可以随鷹昇天。

Thursday, April 16, 2009

扎什伦布寺:西藏艺术的宝库

扎什伦布寺,是后藏的重点行程.
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寺庙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兼具宗教和政治功能,是日喀则乃至后藏的行政核心。同时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

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1961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上,天气阴阴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扎什伦布寺,来到该寺顿时会有一种震憾,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该寺最恰当不过了。

游览可顺时针方向上山,该寺的颜色特别鲜艳,红色的围墙犹如一根缎带,把该寺层层围绕,白色的封身,黑色的窗户,还有那随风飞舞的窗缦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历史,她的故事。

入殿参观时,光线不佳,灯光也不强,采光的部分都不多,所以参观时,都要集中精神才能看得清楚。 寺内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代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藏语为“强巴康”,中间供奉着1914年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即弥勒佛的坐像。

寺内香炉紫烟升腾供台灯火闪烁,众佛尊容各异。大殿里僧侣诵经井然;佛像前,信徒顶礼膜拜。五百多年来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及不通风的霉气。7座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有的灵塔供奉几个班禅,有的只供奉一个。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包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

参观扎什伦布寺,最大的分别是不停看到大小喇嘛穿梭在你身边. 这种微妙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忘记时代和潮流感觉,有点尺尺天涯.

日喀则:更神秘的探索

初见日喀则,印象非常好,它是西藏第二大城市。

同时地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之处。海拔384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年平均气温6℃,降水量420毫米。浓烈的西藏小城气息,因主要的人口中藏族居多数。这里的农业主要有青稞、小麦种植和牦牛牧养等,而手工业也比较发达。

据说八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路经此处,看到山川形胜,便停留下来修行讲经,并预言这里将会成仅次于拉萨的城市。十四世纪初,帕竹王朝在此建城,名“溪卡桑珠孜”,简称“溪卡孜”,藏语意为“最美的庄园”,汉语译音日喀则。

噶玛王朝时为都城,城市终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班禅喇嘛,又称班禅额尔德尼,是康熙赐封藏传佛教中地位与达赖喇嘛相等的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与历代达赖喇嘛是互为师徒的关系。

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班禅的庙宇扎什伦布寺是黄教的四大寺院之一,位于城南,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兼具宗教和政治功能,是日喀则乃至后藏的行政核心。

爬上入住酒店的顶层,可俯瞰日喀则黄昏的美景。太阳染红了日喀则的天空,看见远处的扎什伦布寺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殿宇毗连,群楼叠叠,金顶红墙的主建筑群,美得很。

当时感觉天空离我们很近很近,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Sunday, April 12, 2009

青藏之旅 (下篇)

如果要更了解西藏,就得深入后藏探索更多未知的秘密.

离开羊卓雍错湖,我们的旅巴继续往日喀则的方向开去. 沿途壮丽高原风景依然一幕接一幕. 有时是满山牦牛的草原的景观,;有时是冰川
、高山河流和高山沼泽. 美得令人不舍得闭上眼睛,作短暂休息. 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

这么难得的美景,唯有齐豫的歌声才能配搭. 原本在听随身听(MP4) 的我,想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拿起MP4 对着麦克风播放起<<印象.刘三姐>> 的专辑,当起临时DJ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好时光。其中一首由齐豫与齐秦合唱的<<藤缠树>>,让在座每一位(包括司机和导游)无论在视觉,听觉都如痴如醉. 感人的歌声加上沿途的风景, 搭配得天衣无缝,足以令人终身难忘。( 事后有客人以赞赏的口气对我说,他确实完完全全享受那一段路程上),让客人拥有舒适的旅程 ,确实是我们领队的责任。

后藏,是外人很少涉足的地方。在车倒头大睡,不欣赏沿途风景,那是莫大的遗憾,因为那里才真正是人类心灵疲惫的栖息家园。

Friday, April 3, 2009

我的西藏文稿(下篇)即将刊登《旅行家》旅游杂志- 请期待5月刊

预告:西藏旅游文稿(下篇)即将刊登《旅行家》旅游杂志- 请期待5月刊

更多精彩画面即将呈现大家眼前。如 :后藏旅游景点, 青藏铁路沿路风景, 青海湖,文成公主之日月山等。。。一一介绍给你!!

请期待下回文稿。

Thursday, April 2, 2009

我的西藏文稿刊登旅行家旅游杂志-4月刊

各位请购买4月 -旅行家旅游杂志 !!





































































青藏铁路 part 5 羊卓雍湖:情陷美丽圣湖

暂别拉萨, 我们向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出发.

在司机带领下,翻越不知好几座山头.沿途经过羊卓雍错错.

羊卓雍错的藏语语意是“天鹅池”,也被称为羊卓雍湖(“错”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简称为羊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一湖泊,位于拉萨通往日喀则的老路上,与纳木错和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羊湖水来自雪山融水,流出最西部河流。1996年羊湖西岸发电站建成,是西藏最大的水利发电站。 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78平方公里。

四周雪山环绕,最著名的是宁金抗沙峰。当车子转了一个大弯,第一眼望见羊卓雍错,那一瞬间,大家被当时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西藏天空依然艳丽,整座羊卓雍湖在太阳照射下,深蓝的湖水闪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脉菱角分明,而点辍其间黄澄澄油菜花田,再配上一旁穿梭嬉戏的白云,犹如仙境.难怪藏族被称为西藏三大圣湖.

由于导游给我们半小时自由活动,我选了一个干净的石头坐下,然后听起MP4 来,并选了萨拉迈克兰Sarah Mclachlan 的 , 在这么冷清的天地间,听萨拉迈克兰的歌声是一种享受.

如果说有神住的地方,我想应该是这里了. 离开前,紧紧再多看一眼,此情此景,我领悟到了,有情山水皆无边,无边山水皆有情.

青藏铁路 part 4 罗布林卡: 达赖夏宫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西郊,藏语意思是“珍宝园”。

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公顷的别墅式园林。1994年,罗布林卡,大昭寺与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当天是一年一度的最热闹的活动~雪顿节,来自各地的藏人在园林里搭起帐篷野餐,并有藏戏演出,非常值得一看.

还记得当时有一群藏族学跳喳喳,一班青年老少一起,一块跳出拉萨的活力.也活动了体内欢愉的细胞,看得最高兴是许多首西藏歌曲成了跳舞的音乐.这样一个早晨,感受着民间对的德育志群的力量.据说,他们是为了晚上的表演在彩排. .

我们在分段参观罗布林卡,对于能亲眼看见宫内以前达赖平日起居活动的地方,心里格外感动,里面的摆设更可以看得出达赖在西藏有非常尊崇的地位.虽然主人不在,可是一切都还是维持原样,似乎主人只是暂时离开一阵子.

青藏铁路 part 3 大昭寺:点亮酥油灯,让藏传佛教延续下去

在西藏雪顿节前一天,我们前往拉萨市中心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以及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大昭寺.

穿过八角街广场,抵达大昭寺正门时,被那种浓烈西藏文化色彩深深地吸引了.再一次提醒我,身在西藏高原.
在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该佛像据传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公主从家乡带去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

据说,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八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由于和钦莫及其政教合一的传统,大昭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破四旧”的目标。八岁等身像后来被毁于文化大革命。

寺前广场, 人山人海; 进入寺内,燃烧酥油灯的羊脂扑鼻而来.沿着楼梯参观.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内的布局方位与汉族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曼荼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藏民们神情虔诚地参拜转经。

里面放置供佛的酥油灯,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点一盏灯是五元人民币,我也跟着点了一盏供佛.看着整片酥油灯在黑暗闪着火光,希望能让藏传佛教延续下去.

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

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十世班禅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到后来导游指定了会合时间,大家就自由活动了.

一个人来到大昭寺屋顶,依然金碧辉煌.我轻轻触摸那面墙,俯瞰大昭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那时的天空离我很近,触手可摸 ,仿佛有一种了却心愿的感动,内心也很踏实.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青藏之旅~ part 2 布达拉宫: 保安人员比喇嘛还多的寺庙

只要在拉萨市你抬起头,无论在酒店窗外,车窗外,餐厅外.充满传奇故事及雄伟的布达拉宫就默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

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同时,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参观当天,一大早拉大队到布达拉宫进行参观.由于布达拉宫每天只开放给1200人入内参观,买票时都已经先注明参观时间,不能迟到及更改时间.导游带领我们由布达拉宫侧门进去..布达拉宫依山垒砌,蜿蜒直至山顶,宫域几乎占据了整座山峰。宫内群楼耸峙,殿宇巍峨,金顶辉煌,气势雄伟,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特色。

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红宫居中(主要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及佛殿,其中最壮观的为五世达赖的灵塔),东连白宫(达赖的寝宫及朝政的地方),西接扎厦,三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宫殿在平面上是由许多矩形房屋拼合而成的,结构十分复杂。在纵向上,各种房屋高低错落,前后参差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的外部都用红、白、黄三色粉刷,象征着威严、恬静和圆满,色彩和样式都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

布达拉宫室内驻守了很多保安人员,为了保护布达拉宫,毕竟整座建筑物以木头为建筑材料为主.同时也保护宫内的宝物,所以参观期间禁止摄影及照相.

布达拉宫,是藏族心中最神圣的寺庙.每年有很多藏族涌入拉萨. 据说有些来自四川,青海省的藏族不惜翻越千山万水, 目的是亲近布达拉宫及进行参拜.因此每天早上,都有一批批的藏族转经轮,或五体投地的绕着布达拉宫转圈. 有时总觉得宗教不但能让人有个寄托,改邪归正;而且还能让人变得更坚强.

青藏铁路~ 神秘之旅

西藏,是我多年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
2007年8月8日这一天,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典礼刚刚好一年的时间,我带着一班客人飞向西藏拉萨观光.

提起西藏,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神秘及足以令人致死的高山症.当公司委派我出差这旅程时,那种战战克克的心情,真的非笔墨能形容.此趟行程由西藏开始,结束于青海西宁.

首先我们从吉隆坡飞北京停留一个晚上,(因所有中国内地飞往拉萨的航班,都是早上7点多起飞的,而接不上航班), 然后再从北京飞往西藏拉萨.西藏一般是指西藏自治区,古称吐蕃,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区域.青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中国境内之青藏高原,占全中国23%面积。高原边界,东为横断山脉,南、西为喜马拉雅山脉,北为昆仑山脉。西藏流亡政府定义的“西藏”,又称“大西藏地区”,则包含当今西藏自治区、青海大部以及小部份的甘肃、四川、云南,其总体面积相当于西藏本部之两倍。

藏人是西藏的主体民族,主要交谈的语言为藏语.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

当航班降落在拉萨国际机场,我拿好行李准备步出机舱走向机场大楼时,有一种说不出奇妙的感觉,身体也不听使唤, 开始有点摇摇晃晃.天呀!高山症开始在我的身体发作了.幸好只是轻微的高山症.但这一天,我完全进入摇摇晃晃状态,无论用午餐,在车上或上洗手间.幸好,用完午餐,我们就直接往酒店办入住手续.当地旅行社为了让我们适应环境,第一天在拉萨的节目是自由活动.当我却不停提醒团友, 因高原空气稀薄,要多喝水,尽量避免活跃动作,第一天不能洗头,同时打开窗口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就能避免高山症的发生.

初见拉萨,真的有点惊讶,它非常现代,街上人来人往,一间间闪着霓虹灯的餐馆和酒吧热闹得很,完全没有佛的国度的感觉和其他内陆城市没什么两样.

至于佛的国度是怎么摸样,真的说不上来,只是这样的拉萨跟我想象的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当时真的感到纳闷得很.直到见到布达拉宫盘踞在山头的雄伟身影,才死心的确定我已经身处拉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