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4, 2010

游走华南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

随性游走华南一带,来到广东开平的碉楼,用着海外华侨的心态观望,有些抽离又渗入的亲切,虽然从小不在这里长大,但古迹的历史却是我正享用着。以前花很多时间走中国,就是为了这一点点带着距离感的文化亲切。开平碉楼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记载了多变的世态民情。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交融着悲和喜的故事,令不少现在人那么迷思和怀念。

开平碉楼的由来


当我踏进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全国著名侨乡之一广东省开平县县界时,犹如置身于大都市之感,那里的楼宇矗立绵亘不断,城市、乡村似乎没有界限,其中四、五层高的碉楼建筑,举目皆是,少者一村一、二座,多者一村十几座。

不少初到该县的外地来宾,见到如此多的碉楼感到惊奇,误以为这里是曾经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的战场。 因此不少专家、学者对碉楼产生兴趣。但,开平何时开始建筑碉楼,全县到底有多少碉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碉楼,以及碉楼在历史上的作用,碉楼的建筑、装饰艺术及碉楼的保护与研究等等问题,都值得探讨。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该县的地理环境及社会治安有密切关系。明朝开始,开平这块地方治安就比较乱,到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年)正式建立开平县,希望从此开始太平,故取名开平。加上开邑在古恩新二州间,山川阻深。地势低洼,每遇海潮或台风暴雨,容易发生洪涝,因此,开平人民于清朝初年开始建筑碉楼避盗、防涝。

最早建筑碉楼是赤坎区芦阳乡井头里的瑞云楼、三门里的迓龙楼和月山区龙田村的奉父楼。目前¡°瑞云楼¡±和奉父楼均因日久颓圮,不复存在。 迓龙楼因光绪甲申1884年大潦,各村房屋几乎淹没过顶,村人登楼全活,在村民的保护下,至今仍完整无缺地屹立于三门里。清朝开平虽已出现建碉楼,但数量并不多。

旅居海外的开平借华侨这个时期还不多,据记载:1839年塘口区塘口村贫苦农民谢社德在香港卖身当'苦力',被贩运抵美洲当苦役。开平人旅美的历史就由此开始了。 1848年,美国西部的加州发现金矿,以及后来筑铁路、挖运河等,美国资本家纷纷投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乃通过人口贩子,大量拐骗中国贫民前去充当猪仔华工。当时,谋生艰难的台山、开平两县农民应招受骗而去的最多。

旅居南洋的开平借华侨当比美为早,但未见详细记载,在此也就不赘述了。这些早期旅居海外的苦力°备受虐待,惨不忍言¡±,真是自身难保,连瞻家费都寄不出,集资建碉楼就更谈不上了。其实,当时他们的家境贫苦,也无什么财物给社贼光顾。所以,这时期地方上出现几座碉楼,乃是族人公产或个别富豪之作,跟早期华侨关系不大。

到了民国,由于军阀割据,战乱频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致使民不聊生。

但,华侨在这个时期,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广大华侨也经过前一段艰辛历程,这时基本上稳住了脚根,找到了多少出路,生活较前安定,开始有了一些积蓄,为了奠定基业,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华侨更加热心回唐山置产业了。

开平因水陆交通方便,又是侨乡,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贼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然包括开平临近的县、区),他们不但掳掠乡民财物,往往还掳人勒赎,这种野蛮做法,在侨乡开平又往往得逞,因而土匪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

在这种情况下,侨乡群众经常要走贼,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到野外或村后树丛中躲避,或爬上屋顶,静悄悄地躺在那里,身边放着铜锣,一旦发现贼踪,就鸣锣告警。这样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不少归侨、侨眷被盗贼害得倾家荡产、苦不堪言。因此,后来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经常变换住宿的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饱受劫难之苦的广大华侨、侨眷,觉得经常¡°走贼¡±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们逐步联合起来¡防贼¡自卫。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开平人民,特别是华侨以及他们的家属,对碉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值得一提在2007年6月,在纽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从此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No comments: